12月9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38期(總第269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檢出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糕點、食用農產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薯類和膨化食品、水果制品6大類食品14批次樣品不合格,其中4批次檢出了食品添加劑超范圍、超限量使用。
4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超范圍、超限量使用問題,分別為濟南優品超市管理有限公司銀都店銷售的標稱為聊城市金水城油脂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金水城小磨香油和1批次金水城石磨香油,乙基麥芽酚均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新泰市新甫街道益興百貨超市銷售的標稱為廣東金雅果舟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山楂片,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濱州市陽信縣信城隆強副食批發部銷售的標稱為潮州市潮安區新一洲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果道-芒果干,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乙基麥芽酚是《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允許使用的食品用香料,可作為煙草、食品、飲料、香精、果酒、日用化妝品等的香味增效劑、香味改良劑。《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植物油脂中不得添加食品用香精香料。乙基麥芽酚是一種香味增效劑、香味改良劑。芝麻油中乙基麥芽酚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一些不法商家利用乙基麥芽酚價格低廉、用量少的特點,食用植物油中摻入調香、調色違規添加物,以次充好,以普通油充高檔油。
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是食品工業中常用的一種防腐劑,對霉菌、酵母和細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蜜餞涼果中苯甲酸及其鈉鹽最大使用量為0.5g/kg。食品中檢出苯甲酸及其鈉鹽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為延長產品保質期,或者彌補產品生產過程衛生條件不佳違規使用苯甲酸及其鈉鹽。
甜蜜素,是一種常用甜味劑,其甜度是蔗糖的40~50倍,可用于清涼飲料、果汁、冰激凌、糕點食品及蜜餞等中。《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蜜餞涼果中最大使用量為1.0g/kg。蜜餞涼果中檢出蜜素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為降低產品成本,超范圍使用甜味劑。
強化食品添加劑監管的策略
加強宣傳和教育。近些年來,我國出現了較多的中小型食品加工企業,部分從業人員不能夠正確認識和使用食品添加劑。因此,相關部門需通過多種載體的應用,大力宣傳食品添加劑方面的知識和法規,引導企業、生產人員正確認識和使用食品添加劑。
嚴厲懲處違法行為。相關部門需通過科技手段的應用,嚴格監督、管理食品添加劑。依據法律規定,嚴厲處罰濫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行為,重點監控那些容易出現問題的食品領域。要將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活動定期開展下去,有效警示不同規模的食品生產企業。
加強抽檢自檢力度
在中、大型超市、農貿市場設置檢測儀器、提供檢測方法,隨時對有關食品主要質量參數進行檢測,可由市場專職檢測人員或人民群眾開展抽檢。同時也要加強抽檢力度。冠宇儀器食品添加劑多功能檢測儀能夠快速檢測二氧化硫,亞硫酸鹽,溴酸鉀,磷酸鹽,靛藍,亮藍,胭脂紅,焦磷酸鹽,焦磷酸二氫鈉,三聚磷酸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