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能夠起到提高動物生產性能,改善飼料轉化率,預防疾病等作用。不少養殖戶為了提高養殖效益,在養殖過程為畜禽下猛藥,憑經驗飼養,憑感覺用藥,造成畜禽產品抗生素殘留超標,進而危害人體健康。病菌產生耐藥性,出現“超級細菌”。細菌耐藥性是隨著抗生素的使用而出現的,一種新藥投入使用2年一般就會出現相應的耐藥菌株,但抗生素的濫用會加速細菌耐藥性的出現,并且使一種細菌能夠抵抗多種抗生素,這樣就出現了“超級細菌”。
動物身上“超級細菌”的出現與養殖企業在動物飼料中添加了大劑量的抗生素有關。部分漁業、禽類、畜牧養殖企業為了追求效益,長期在動物飼料中添加抗生素,這些動物體內的細菌經過多種抗生素的長期選擇,出現了極強的耐藥性,有時,體型大的動物一生吃的抗生素比人還要多。養殖業濫用抗生素不僅會通過食物鏈作用到人體,孕婦在吃有大量抗生素殘留的肉蛋奶時,也很可能將這些抗生素攝入而造成新生兒的耐藥性。動物產品中殘留抗生素,已經成為耐藥菌株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養防并舉,減少抗生素的使用。加大對飼用抗生素的監管,能一定程度上緩解濫用抗生素引發的危機,但沒有解決根本的問題,尋找安全、有效、無有害殘留的抗生素替代品才是化解濫用抗生素危機的出路。為克服現代化學合成飼料添加劑和抗生素藥物的濫用,我國一些專家與養殖企業一直在探索運用中草藥解決抗生素污染的問題。與化學合成物相比,天然中草藥用于飼料添加劑的優勢很明顯,既可促進肌肉的生長,又能控制肉的品質。天然中草藥添加劑在畜禽體內發揮有效作用后,可被分解,沒有毒害和殘留,不產生抗藥性,可長期使用。畜牧專家指出,對待畜禽疫病,要在防重于治的基礎上強調養重于防或養防并舉,增強動物的抗逆能力,在“養”字上下功夫,才可能真正減少抗生素的使用,保障動物性食品安全。
金標讀卡儀www.hisokais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