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青海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第47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23大類354批次食品,檢出20批次不合格食品,不合格食品涉及4批次餐飲食品、1批次蜂產品、6批次食用農產品、1批次蔬菜制品、5批次調味品、1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1批次水果制品、1批次飲料不合格。
4批次餐飲食品檢出鋁的殘留量超標
祁連縣八寶鎮冶家小吃銷售的油條,同仁昭旺早餐店銷售的油條,海西州天峻縣中原風味小吃銷售的油條,海西州天峻縣豫南農家小炒銷售的油條,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鋁作為食品添加劑硫酸鋁鉀的重要成分,經常會添加在食物中作為膨松劑或穩定劑。《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油炸面制品中的鋁的殘留量應≤100mg/kg。鋁有一定的慢性毒性,經常攝入鋁超標的食品,在體內可造成鋁的蓄積,輕者會使食欲減退,引起貧血,重者會表現為神經毒性,使人運動失調、記憶力衰退等。
調味品不合格5批次
調味品不合格5批次,分別為剛察縣青鮮菜鋪銷售、標稱為蘭州尤蘇福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豪佳雞味調味料,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貴德縣順源大肉綜合門市部銷售、標稱為甘肅兄弟黃河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加工廠生產的雞精,谷氨酸鈉、呈味核苷酸二鈉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循化縣西門哈森三蔬菜調料行銷售、標稱為臨夏市新良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陳醋,總酸(以乙酸計)、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循化縣八宮苑艾地菜鋪銷售、標稱為蘭州伊味佳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生產的麥宸味精,其中谷氨酸鈉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興海縣袁記調料店銷售、標稱為青海省西寧市梅園副食廠生產的黃豆醬油,氨基酸態氮(以氮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甜蜜素,其化學名稱為環己基氨基磺酸鈉,是食品生產中常用的添加劑。甜蜜素是一種常用甜味劑,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規定雞精調味料中最大使用限值為0.65 g/kg。消費者如果經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標的飲料或其他食品,就會因攝入過量對人體的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危害,特別是對代謝排毒的能力較弱的老人、孕婦、小孩危害更明顯。
“總酸”代表了食醋在發酵過程中產生醋酸的量,對釀造醋來說,酸度越高說明發酵程度越高,食醋的酸味也就越濃,質量也就越好。一般來說配制食醋含量不得小于2.5克/100毫升,釀造食醋不得小于3.5克/100毫升,最高能達到6克/100毫升。但酸度也不是越高越好,通過勾兌的方式也可以提高酸度。如果高于6克/100毫升,很有可能是勾兌醋,購買時應謹慎。
谷氨酸鈉具有強烈的肉類鮮味,味精用水稀釋至3000倍仍可感覺到鮮味,廣泛用于家庭,飲食業、食品加工業(湯、香腸、魚糕、辣醬油、罐頭等)。谷氨酸鈉為味精、雞精的主要成分及重要成分,按照國家標準,該指標不達標,主要是由于生產工藝不符合標準要求,產品配方缺陷或者是產品與已制定指標不匹配等原因造成的。
呈味核苷酸二鈉有“強力味精”之稱,由酵母所得核酸分解、分離制得;或由發酵法制取 ,與谷氨酸鈉合用有顯著的協同作用,鮮度大增。可直接加入到食品中,起增鮮作用。另外,本品還對遷移性肝炎、慢性肝炎、進行性肌肉萎縮和各種眼部疾患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該指標不達標,主要是由于生產工藝不符合標準要求,產品配方缺陷或者是產品與已制定指標不匹配等原因造成的。
氨基酸態氮指的是以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氮元素的含量。氨基酸態氮是判定發酵產品發酵程度的特性指標。該指標不達標,主要是由于生產工藝不符合標準要求,產品配方缺陷或者是產品與已制定指標不匹配等原因造成的。
食用農產品不合格6批次

食用農產品不合格6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非食用物質、獸藥殘留、重金屬污染問題。
2批次豆芽檢出4-氯苯氧乙酸鈉(以4-氯苯氧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分別為祁連縣八寶鎮吉鵬蔬菜超市銷售的豆芽,興海縣老段瓜果蔬菜副食調料水產糧油門市部銷售的豆芽。
4-氯苯氧乙酸鈉俗稱防落素,是中樞神經興奮藥甲氯芬酯的中間體,原用于植物生長調節,可促進植物體內的生物合成和圣物轉移,防止落花落過,提高座果率,在豆芽生產中它可以促進豆芽下胚粗大,減少根部萌發,加速細胞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農業部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 會關于豆芽生產過程中禁止使用 6-芐基腺嘌呤等物質的公告(2015年第11號)規定豆芽中禁止使用4-氯苯氧乙酸鈉。
3批次產品檢出獸藥殘留問題,分別為貴德縣健輕蔬菜水果銷售的雞蛋,門源縣浩門大棚生態蔬菜瓜果銷售的雞蛋,金剛烷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互助縣建波新特食材海鮮超市銷售的青蝦,土霉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獸藥殘留檢測儀www.hisokais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