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訪了西安多個小區、公園,看到一些銀杏樹上的銀杏果已成熟掉落。據了解,銀杏果俗稱生白果,橢圓形,長25—35毫米,外種皮肉質,表面覆有白色粉末,成熟時呈淡黃色或橙黃色;中種皮骨質、白色;內種皮膜質,胚乳豐富。“聽說銀杏果有藥用價值,如果不接觸果皮,只吃果子就不會有問題。”一位老人告訴記者,銀杏果是常用的中藥材,可用于治療咳嗽、痰多、氣喘,還有一定的降壓作用,不少人都愛撿它。
昨天上午,記者在南大街上看到,不少市民拿著袋子,彎腰在路邊撿拾銀杏果。“不能吃,都是打了藥的。”附近一名園林部門工作人員透露,這些銀杏樹為了防止蟲害,一般會噴灑農藥,表面會有農藥殘留,他們雖然經常提醒撿拾者,但收效甚微。
“不建議市民食用,它有一定毒性。”這位工作人員介紹,作為路邊行道樹的銀杏樹會被定期噴灑農藥,而且受過往汽車尾氣污染,重金屬含量不會低。這些銀杏樹上所結的銀杏果不宜食用,而且路邊不時有車輛經過,也易引發交通事故。
記者查詢相關資料了解到,銀杏果含有多種營養元素,具有益肺氣、治咳喘、止帶濁、縮小便、平皴皺、護血管、增加血流量等食療作用和醫用效果。雖然可以食用,但也具有一定毒性,尤以綠色的胚毒性最強。人若誤食后,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紫紺等癥狀。此外,還有明顯的中樞神經系統受損表現,如頭痛、極端恐懼感、驚叫,輕微的聲音及刺激即能引起抽搐,意識喪失或昏迷,嚴重者可導致呼吸麻痹而死亡。由于癥狀發展迅猛,須立即到醫院接受救治。
相關人士提醒廣大市民:謹慎食用銀杏果,不要為了采摘使勁搖樹、借助工具敲打、爬到高處拉拽樹枝等,這些行為不但會讓銀杏樹“受傷”,還會破壞綠化景觀,并給采摘者自身帶來安全隱患。同時,有過敏史或易過敏體質的人最好不要采摘、清洗和食用銀杏果,以免過敏。市民在采摘和清洗銀杏果的過程中,最好戴上橡膠手套,不要用觸碰了銀杏果的手撓身體其他部位。一旦出現過敏癥狀,應立即用冷水沖洗,并盡快到醫院就診。